
| |
作队在寻找村集体增收项目时机缘巧合下找到了香妃海棠树 |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3-06-12 12:54 浏览次数: |
昔日的戈壁灘石頭地,現在果樹成林。5月,走進烏魯木齊市達阪城區東溝鄉葦子村香妃海棠園,60畝海棠樹林花期已過,一棵棵果樹枝丫上掛滿了小青果。這是3年前「訪惠聚」工作隊牽頭,葦子村「兩委」班子帶領全村人挖溝、換土種果樹的成果。
![]()
為葦子村找尋增收項目葦子村常年刮風,地上土層薄、石頭多,鄉民以栽培玉米和飼養牛羊為主要收入來源。2020年,烏魯木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駐葦子村「訪惠聚」工作隊在尋覓村團體增收項目時,機緣巧合下找到了香妃海棠樹。
![]()
當年秋天,時任工作隊副隊長的雷建林陪著妻子回瑪納斯縣省親,他發現那裏栽培的香妃海棠果口感好、產值大,一公斤能夠賣到五六十元,關鍵是這種果樹存活率高。
葦子村能否引進香妃海棠樹?在時任烏魯木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駐葦子村「訪惠聚」工作隊第一書記、隊長高誠和葦子村黨支部書記馬學勇主張下,決議先由村委會牽頭試種。
他們請來地質、水利、栽培專家到葦子村現場調查栽培香妃海棠樹的可行性。「石頭地、土層薄,果樹難紮根,僅有優勢是有條水渠,不缺水……」專家的評價讓工作隊心涼了半截。
葦子村真的無法栽種高產、高價格的香妃海棠樹嗎?2021年春天,工作隊再次將香妃海棠樹栽培專家姜新請到葦子村。
「挖溝、換土、增肥……」姜新是瑪納斯縣佰果緣栽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,有著十幾年栽培香妃海棠樹經驗,與工作隊多次溝通後,姜新給出了主張,並決議留下來和工作隊一同改進葦子村栽培環境。
4月20日,在烏魯木齊市達阪城區東溝鄉葦子村,烏魯木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駐達阪城區東溝鄉葦子村「訪惠聚」工作隊副隊長湯興忠(前)正在修剪果樹枝。 天山網-新疆日報記者 甘興華攝石頭地上果樹成林了「溝深挖80厘米,寬2米,60畝地挖20條溝,每條溝長400米,總共能夠栽種2450棵果樹,地底下要鋪土工膜來保證水分和養肥不流失,肥料和土壤的份額是3比7……」經過科學計算後,姜新給出了改進計劃。
在戈壁灘上挖溝換土栽種果樹值得嗎?開研討會、做預算……只要有時刻,高誠、雷建林等人就會在那片戈壁灘上走一走。戈壁灘的風將他們衣服吹得鼓起來,放眼望去滿地石頭,工作隊決議再難也要在這裏栽種一片果林。
2021年3月31日,挖溝換土作業正式開端。葦子村沒有土,工作隊在東溝鄉黨委支持下,從間隔葦子村4公裏的方家溝村拋棄的河道裏挖了50萬立方米土,將20條溝填滿,隨後又從王家莊村一個畜牧飼養基地購買了5000立方米有機肥改進土壤。
整整45天時刻,工作隊嚴格依照專家要求施工,每個參與的人都曬脫了皮。工作隊隊員李明德和夏軍輝臉上至今還有當初曬傷的疤痕。李明德笑稱:「這可是榮譽勛章。」
香妃海棠樹總算栽種成功了,要想在瘠薄土地上茁壯成長,肥料必定得到位。
「在間隔果樹50厘米的當地挖40厘米深的坑上肥。為避免機械挖坑樹根受損,需要人工挖坑,也就是需要挖2450個坑……」果樹栽種成功後,上肥是工作隊面臨的又一大難題。
除了雇鄉民挖坑上肥外,東溝鄉整體黨員、幹部以及學校師生都曾參與過挖坑上肥的義務勞動。「這片果林不僅僅是葦子村的期望,更傾註了全東溝鄉人民的心血。」雷建林說。
葦子村有了特色產業2022年,香妃海棠樹在葦子村落戶第二年,香妃海棠果為葦子村村團體增收10萬元。
「曾經的石頭地成了現在很多遊客來打卡的網紅地。」葦子村黨支部副書記安國東說,葦子村鄉民都很愛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,現在果林有啥義務勞動我們都很活躍,「咱們會努力將香妃海棠果打造成葦子村特色產業。」
5月,正是香妃海棠樹掛果季節,枝頭上的青果,承載著全村的期望。「看著果子一天天長大,心裏就開心,這是工作隊和咱們全村人拼出來的果實。」香妃海棠果林的管理員王生林說,根據掛果情況來看,如果沒有極端天氣,今年將有10噸的產值。
「上一年,高誠書記還有幾位同事完畢了訪惠聚工作回到原單位,可不論是留下的仍是脫離的,我們最牽掛的仍是這片果樹林。」現在已是駐葦子村「訪惠聚」工作隊隊長的雷建林說。
現在,工作隊更繁忙了,請專家現場或視頻講解果樹科學栽培常識,培育村裏的果林栽培能手;培育村裏的電商人才;提前對接生果批發商;為全村241戶鄉民家院子裏的果樹進行嫁接改進……雷建林說,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期望葦子村鄉民能將這一特色產業不斷做優做大。
|
保丰果树研究网: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6 www.lnbfgs.cn 网站地图 © All Rights Reserved!